鸡蛋价格在经过了最近几天的下降调整之后,迎来趋稳行情。化肥价格方面,尿素、磷肥和复合肥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而粮价方面,玉米、小麦和花生三者“一稳”、“二跌”,具体是什么情况,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
蛋价止跌
在经历了最近几天的持续回落之后,近日鸡蛋价格止跌,散筐和纸箱鸡蛋价格被定格在了5-5.1元之间。之前鸡蛋价格的回落,笔者认为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1、交通运输恢复后,鸡蛋运输顺畅,养殖端出货积极性较高。2、餐饮需求持续低迷。3、居民多以消耗此前囤积的鸡蛋为主,采购积极性不高。4、加工企业需求低迷。
此前鸡蛋价格持续下降之时,笔者就已经发出鸡蛋价格将呈现先降后涨的走势,而后续上涨的逻辑:
1、12月新开产蛋鸡是8月份补栏的,8月补栏蛋鸡数量相比7月份有所增长。但近期淘汰鸡的价格持续回落,说明养殖端淘汰鸡的意愿较强,预计蛋鸡的淘汰量要高于补栏量,蛋鸡产能是下降的。
2、后续,商超将会为元旦、春节等备货,对高价接受度提高。
3、再经过10天左右的消耗,此前居民囤积的鸡蛋将会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4、工业需求也会随着深加工产品需求量的增加而上升。
化肥涨价提醒
化肥价格全线上涨,其中复合肥的市场价格上调50元/吨,尿素价格上调20-70元/吨,磷酸二铵上涨50-100元/吨,氯化钾和硫酸钾的市场价格相对平稳。
1、尿素涨价
尿素价格上涨主要是最近几天尿素厂家的新单成交在继续,给予厂家提价带来支撑。目前来看,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工业需求向好,而农业方面则有冬储肥的需求,多数尿素厂家出货顺畅,后续价格还将会进一步上调。
2、复合肥涨价
复合肥价格的上涨,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复合肥的原料,诸如尿素、磷酸二铵等价格坚挺。其二、年前拿货时间缩短,经销商拿货积极性提高,市场走货氛围较好。其三、企业预售订单较多,待发订单充裕。
再考虑到,复合肥原料价格的上行,以及冬储肥的需求,复合肥的价格很有可能会继续涨价。
3、磷酸二铵涨价
磷酸二铵继续上调50-100元/吨,其价格的上调主要还是因为市场货源表现紧缺,国内磷酸二铵供应有限,短期供应端难以大幅提升,磷酸二铵的市场价格将会继续坚挺。
4、钾肥价格趋稳,但厂家有提价意愿
复合肥工厂开工率提升,增加了钾肥的需求,但考虑到工厂的库存,以及钾肥价格高位坚挺,企业多按需采购,钾肥价格趋稳。但需求的好转让厂家有进一步提价的意愿
玉米价格:一跌
随着深加工企业晨间剩余车辆数量的增加,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报价明显下降,降幅1-2分。华北则是以稳为主,个别企业上调0.5-1分。东北整体保持稳定。
玉米价格的下降逻辑并不复杂:
a、交通运输恢复,叠加天气晴好,玉米上量变得容易。
b、价格的回落,让部分养殖户惜售情绪松动,基层余粮提前上市。
c、潮粮开始上市,增加市场玉米供应量。
虽然今年玉米价格减产预期较强,且因为国际玉米价格偏高,进口玉米和谷物替代量偏少,玉米行情持续看好。但近期市场新增三个利空因素:
1、猪价暴跌,养殖端恐慌性抛售,抑制饲料方面的玉米需求。
2、考虑到年后价格大概率走弱,新生幼鸡的补栏基本停滞,蛋鸡方面,淘汰鸡的数量大于新开产蛋鸡的数量,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饲料企业对玉米的需求。
3、油价下滑,运费下降,加速持粮主体的售粮速度。
短期来看,玉米价格还将会随着上量的增加而弱势运行,而这也可能导致部分持粮主体的心态崩溃,玉米上量进一步增加,致使节前玉米价格受压回落。而节后业内普遍认可的新粮量压风险后移已成定局,这会对2023年度玉米价格的回升造成较大的阻力。
花生价格:一稳
据统计,近期花生价格平稳运行,白沙通货报价5.30-5.55元/斤,大花生通货米报价5.25-5.60元/斤。受花生油终端消费低迷,走货不畅的影响,油厂表现欠佳,多按需采购。而产区今年基层农户的余粮量偏少,价格不及预期,农户实际出货量不大,花生供需两不旺,涨跌有限,价格趋稳。
随着餐饮方面的恢复,双节备货,贸易商补库需求,花生油需求将会走强。但考虑到进口花生的介入,以及花生粕价格的弱势运行导致油厂压榨花生利润薄弱,企业备货积极性不高,短期花生价格延续震荡偏强走势,难以出现大幅上涨行情。
小麦价格:二跌
小麦价格整体稳定,局部地区小幅回落,其中河北雄县五得利下调0.5分,河南遂平五得利下调0.5分,河南周口鲁王面粉下调0.5分,深州五得利下调0.5分。
近期的小麦价格是利空和利好相互博弈的状态,利好因素有:
1、面粉需求旺季的到来。
2、基层农户手中的小麦转移到贸易商手中,贸易商挺价意愿较强。
3、今年售粮进度较快,基层余粮量偏低。
4、基层农户挺价意愿较强。
利空因素有:
1、交通运输恢复后,小麦上量增加。
2、玉米价格回落,影响小麦价格。
3、接近4000吨托市小麦库存蠢蠢欲动。
4、年前时间缩短,小麦恐集中上量冲击价格。
总的来说,近期小麦价格还将是会呈现震荡行情,小幅涨跌调整,受利好和利空两方面因素的相互制约,小麦价格难以出现大涨大跌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