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关注一组国际简讯:
据印度大米出口商表示,印度官方已决定将巴斯马蒂大米出口底价从每吨1200美元降至950美元。据悉,此前印度为保障国内供应,对大米出口实施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这导致国内大米种植者和贸易商的利益受损。
受阿根廷豆粕产量大幅下降影响,美国豆粕受到国际买家的青睐,价格创七个月新高。不过,来自阿根廷的消息显示,尽管目前其国内大豆供应严重不足,部分企业面临停产,但该国仍将大豆优惠汇率项目延长至11月17日,以鼓励大豆出口增加更多的外汇收入。
据悉,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和豆油出口国,但目前阿根廷正经历二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通胀率高达138%,贫困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四成。
除了豆粕外,美国大豆市场也迎来重大利好。
近日我国官方机构发布消息称,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与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来自国内多地的企业代表与美方有关企业签订十余份农产品贸易合同意向,贸易总额价值数十亿美元。另据来自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发布的声明显示,签署协议的企业包括美国ADM、邦吉、嘉吉、中粮国际和中储粮油脂、丰益国际等国内外知名粮油巨头。
需要指出的是,这也是时隔6年我国买家在与美国方面签署如此规模的大额贸易意向。
据悉,在2018年之前我国有关方面经常会组织相关企业赴美采购大豆,并签订相关采购意向,并且相关采购意向大部分都能转化成最终采购订单。但此后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自2018年以来我国与美方再无签署类似采购协议,此次重新签署,或许也意味着新的贸易关系的达成。
另据每日粮油收集的历史资料来看,与普通消费者认为的美国是工业强国、中国是农业大国的印象不同,在2016年中美5190亿美元的贸易总额中,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工业消费品,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衣服和鞋,这些商品和服务总额达到4630亿美元,约占我国GDP的4%。
相较而言,我国从美国进口的1160亿美元商品和服务中,除了波音飞机、精密仪器之外,贸易额排名第三的就是大豆。
当然,对于很多普通消费者而言,中美签署如此大额度的采购意向,是不是意味着未来更多的美国农产品会涌入我国,导致我国粮价大幅下跌呢?因为就在中美签署采购协议之前,我国还刚刚与俄罗斯签署了总价值256亿美元的农产品贸易订单。
实际上,一方面以上贸易合同均为意向性的,实际采购会依据国内市场概况来执行,另一方面则是我国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贸易除了2018年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外,一直都未中断过。
根据每日粮油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美国仍是我国第二大粮食进口来源国,因此,无论是否签署上述采购协议,我国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都会持续进行下去。
需要注意的可能是我国对俄罗斯谷物的采购。根据我国与俄罗斯签署的相关协议,俄罗斯将在未来12年里向我国供应总量为7000万吨的谷物和油籽,年均数量达到580万吨。
而从目前中俄农产品贸易概况来看,年度进口量仅为100万吨左右。
从当前国内粮食市场概况来看,目前国内小麦价格仍处于上涨态势中,其中五得利、金沙河等多家面粉厂上调小麦收购价格,部分厂家一天两涨,市场主流收购价格集中在1.51-1.53元之间,较前期有0.01元左右的涨幅。
而玉米价格则继续维持季节性下跌行情。其中,黑龙江哈尔滨直属库收购价格2500元/吨,落60元;内蒙古呼伦贝尔直属库收购价格:2430元/吨,落20元;沂州直属库降至2720元/吨。
当然,我们在前面也提到,玉米等饲料粮价格的走低,对于消费者而言并非坏事。
据最新消息显示,近日网传某公司1万头猪场拉闸关停,这也是在前期强逼代养户卖猪传闻之后,国内生猪养殖业再传负面消息。
从市场监测来看,截至目前国内生猪价格仍处于下跌通道之中,养殖业大面积亏损的局面仍未得到缓解,甚至部分集团化企业在成本压力下,已经开始出现淘汰母猪的情况。
因此,在此背景下,玉米等饲料粮价格的走低,将有助于减轻生猪养殖企业的成本压力,对稳定生猪市场供应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