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维码
中国制粉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我国买家连续取消美国小麦进口订单 部分海水稻高产数据涉嫌造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12 09:06:13    来源:每日粮油    作者:制粉网(整理)    评论:0
导读

截至2024年3月8日当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软红冬小麦期货创出三年半新低,其中基准期约收低3.6%,主要因为中国买家取消美国小麦订

截至2024年3月8日当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软红冬小麦期货创出三年半新低,其中基准期约收低3.6%,主要因为中国买家取消美国小麦订单使得美国农业部下调美国小麦出口预测。

据美国农业部上周五发布的单日出口销售报告显示,中国取消了11万吨美国软红冬小麦的订单。加上周四证实取消的13万吨订单,中国买家合计取消了24万吨美国软红冬小麦订单。

此外,小麦出口大国俄罗斯产量前景预期良好,目前该国的小麦出口报价已经逼近每吨200美元的价位,也令全球小麦价格承压。

不过,即便全球小麦价格触及三年低点,但对于小麦进口大国埃及而言,国际采购依旧面临着重重考验。消息显示,上周埃及取消了原定于周三举行的小麦国际招标,而在此之前,该国货币崩盘大跌40%。

据悉,埃及贫困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其中约有7000万人口享受政府提供的每天5个面包的食品补贴计划,这些面包会以每个约合人民币2分钱的价格向补贴人群提供。为满足这一计划,埃及每年大约需要从国外进口1000万吨的小麦。

而在玉米市场,尽管今年市场预期美国、阿根廷等主要玉米出口国玉米出口数据会有所增长,但国际玉米价格还是在上周出现了回涨行情。截至目前,美国玉米到我国港口的理论完税成本已经再次回升至2000元上方的位置,理论测算约为2023元/吨。

在我国粮食市场,近期海水稻产量造假在国内引起各方热议。

资料显示,我国盐碱地总数约15亿亩,其中有约3亿亩具有改造潜力。如果在1亿亩盐碱地推广“海水稻”,按亩产300公斤保守计算,年产量也将达到300亿公斤,能养活8000万人口,这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和降低对国际进口粮源的依赖有着巨大作用,因此关于海水稻的研究也仅次于当前火热的转基因育种。

但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工作者,为表现政绩工程,赢得市场“口碑”,在试验测产方面出现五花八门的作假行为,导致国家在海水稻育种领域出现一测就破纪录”的怪象。

据来自半月谈的报道还显示,一些超高产量虽然真实,但因为追求数据好看,投入大量化肥、增产剂,安排多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材料和人工成本水涨船高。甚至会出现一亩水稻产出两三千,但投入却达到五六千元的局面。

又如此前媒体争相报道的巨型稻,有些农企把测出来的产量叫“生物总量”,也就是把秸秆、叶子都算在内,但该稻谷的实际产量很低。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巨型稻”太高,种到农田里就会倒下,因此,巨型稻目前直接的粮食生产价值十分有限。

对此,也有科研人员表示,这样获得的超高产没有任何推广意义。

另据每日粮油收集到的专业数据显示,尽管目前我国每年的粮食进口规模高达1.4亿吨以上的水平,但在稻谷市场依旧是供大于求的格局。

资料显示,我国稻谷年产量约为2.1亿吨,消费量约为2亿吨,且经过连续十多年稻谷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之后,目前社会整体库存也已远远超过1亿吨,是我国粮食库存量最高的品种,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口粮消费需求。

而如此多的稻谷库存却同时还要大量进口国外粮食,除了品种间的营养价值不同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稻谷价格大多数时间内,要高于小麦和玉米,使得品种间的消费替代难以大规模实现。

不过,从2022年开始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低价定向销售一部分库存稻谷进入饲料企业,以替代国内玉米的饲料消费,并对玉米价格形成了有效的压制。

其他方面,针对3月初粮食出口联盟主席提出在2024年建立金砖国家粮食交易所的建议,日前俄罗斯总体普京表示,他支持粮食出口联盟提出的建立金砖国家粮食交易所的提议,并希望制定独立于芝加哥期货交易之外的粮食交易指数定价体系,建立金砖国家的统一交易和结算基础设施,通过该基础设施进行成员国之间的粮食期货交易。

资料显示,金砖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国。而根据粮食联盟的统计数据,当前金砖国家约占全球粮食消费量的40%,每年生产超过10亿吨的粮食,在全球粮食产量前五的国家中占据四席。在全球粮食贸易市场,巴西在去年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和玉米出口国,俄罗斯小麦出口占据全球出口总量的20-25%,印度则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和第二大食糖出口国,而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每年全球大约有25%的粮食进口贸易在这里完成。

粮食出口联盟还进一步指出,考虑到金砖国家将迎来新成员国的加入,届时金砖国家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


 
(文/制粉网(整理))
打赏
免责声明
• 
1、本网部分信息属于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规定时间删除内容! ※本网联系电话:0371- 86598367
0相关评论
 

河南亿德制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亿谷坊实业有限公司    河南松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合开发运维

豫ICP备1102059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