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下国际市场信息,目前极度缺乏美元的阿根廷正在极力促进农产品的出口。据悉,针对阿根廷农业食品单一注册制度要求,政府简化了肉类、谷物和乳制品行业的经营登记程序,取消了针对糖、水果和蔬菜、羊毛等农业食品的登记要求。并在简化农业食品出口登记程序的同时,还将将对监管谷物、肉类和奶制品出口的法规进行修正,以促进农业出口市场。
据悉,目前阿根廷玉米在上河的报价为198美元,已经成为全球最廉价的玉米。
在国内市场方面,截至目前我国小麦收获工作正式进入尾声,从市场价格来看,随着中储粮密集开库收购之后,市场价格下跌势头有所中止,但上行压力依旧巨大。
据悉,今年小麦收获期间整个产区天气良好,小麦丰产已成定局,加上今年以来我国小麦玉米等谷物进口屡创新高,小麦饲料替代大幅下降等原因,新粮上市后一度跌至1.18元附近,基层购销点最低达到1.1元。
随后有关方面要求中储粮全面增加小麦收储规模,才使得最近市场价格出现止跌反弹的态势。但由于小麦供应庞大,价格上行压力依旧庞大。
来自市场数据显示,今日好面缘雄安公司今早6点将新小麦收购价格调至1.22元/斤,吸引周边大量贸易商卖粮,门前排队长达几公里,严重超出了面粉企业的接收能力。随后,至下午15点,该企业将小麦价格下调1分,18点40分再下调5厘。
在下游养殖市场,在昨日每日粮油报道我国生猪养殖企业向商务部申请对欧盟进口猪肉实施双反调查的消息后,今日我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公告,决定自2024年6月17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资料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约为30.5千克,因此,尽管我国每年猪肉产量高达7000万吨,占全球猪肉产量的50%以上,仍需进口才能满足需求。
从历史数据来看,2006 年之前, 我国猪肉及猪副产品年进口量总体在30万吨以下,从2007 年开始,我国猪肉及猪副产品进口量稳步增加,到 2016 年至 2019 年期间, 4 年平均年进口量增长到280万吨左右。
此后,2020年至2023年期间,我国猪肉总进口量继续增长,4年平均年进口量已经快速增长408万吨,其中来自欧盟的猪肉进口占到一半以上,是我国猪肉及猪副产品的第一大进口来源。
分析认为,我国猪肉进口数量猛增除了来自国内的需求影响外,欧盟高额的补贴使得其猪肉价格大大低于我国,造成对我国市场的倾销。
数据显示,在近四年国产与进口猪肉的价格对比发现,进口猪肉较国产猪肉平均低30%左右。
另据来自巴西官方的数据显示,因去年对华玉米等农产品出口大增,让巴西多赚了95.3亿美元,全年对华农产品出口达到602.4亿美元,占巴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6.2%,创历史新高。而今年前4个月,巴对华出口农产品已经达到了170.9亿美元。
其他方面,针对当前我国生猪养殖业豆粕成本偏高的问题,一些新的物流通道开始启动。据悉,日前全国首列散装粕类饲料原料的集装箱铁运专列正式启航,同时,中粮油脂散粕轮运输也创下了单船吨位的最高纪录。
资料显示,我国豆粕年产量为7000万吨左右,过往公路运输占主导,存在高成本、高耗能、易损耗等痛点,新的物流方式的推广,将会对豆粕的异地运输带来更为低成本和更高效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