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维码
中国制粉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粮机设备 » 正文

小麦制粉工艺中撞击松粉机优化配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05 10:42:24    来源:粮食加工技术    作者:制粉网(整理)    评论:0
导读

随着磨粉机(主要是辊式磨粉机)技术的进步,其研磨效率和选择性确实在不断提高,这使得撞击松粉机(如强力撞击松粉机)在某些位

随着磨粉机(主要是辊式磨粉机)技术的进步,其研磨效率和选择性确实在不断提高,这使得撞击松粉机(如强力撞击松粉机)在某些位置的作用显得不那么突出,甚至成为不必要的能耗负担。如何在保证工艺效果(出粉率、面粉质量、灰分、麸星含量)的前提下,优化配置磨粉机和撞击松粉机,降低电耗,需要系统性地考虑。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配置策略和建议: 
 一,核心原则:精准定位,按需配置,系统优化 
     1, 重新评估撞击松粉机的必要性(按系统/物料分级): 
      前路心磨系统(1M, 2M): 这里的物料主要是纯净的胚乳颗粒(麦心、粗粉)。现代磨粉机虽然研磨效果好,但撞击松粉机在高效打散胚乳颗粒、释放包裹淀粉、提高取粉率方面仍然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在追求高出粉率和特定粒度分布时。建议:保留并优化使用。 这是撞击松粉机最能发挥价值的地方。  
     中路心磨系统(3M, 4M): 物料纯净度下降,开始含有少量细麸皮。磨粉机的研磨作用通常已足够。撞击松粉机的作用开始减弱,过度使用可能增加麸星破碎风险。建议:谨慎评估。 可以考虑减少数量、降低转速或仅在特定物料流(如较纯净的分支)上使用。  
      后路心磨系统(5M及以后)/尾磨系统: 物料含有显著比例的细麸皮和连麸粉粒。撞击松粉机在这里弊大于利:  效率低: 对坚韧的麸皮作用有限。  破坏性大: 极易将细麸皮打得更碎,显著增加面粉灰分和麸星含量,损害面粉色泽和品质。  能耗浪费: 对最终出粉率贡献很小,电耗纯属浪费。  建议:坚决取消。 后路主要依靠磨粉机的轻柔研磨和筛理系统来提取残存胚乳。 
    2, 优化磨粉机本身的研磨效果:  精确的轧距调节: 确保磨粉机本身达到最佳的破碎、剥刮和研细效果,减少进入松粉机的物料中未充分研磨的大颗粒比例。这是减少对松粉机依赖的基础。  合适的磨辊技术参数: 根据物料特性和研磨要求(破碎、剥刮、研细),选择正确的磨辊齿型(齿角、斜度、排列)、齿数和速比。优化磨辊表面特性(喷砂处理、拉丝精度)。 
     磨粉机状态维护: 定期检查磨辊圆度、平行度,保持锋利的齿锋或良好的磨光辊表面状态。 
     3, 强化筛理效率:  高方筛是关键: 使用高性能的高方筛,确保足够的筛理面积和筛理路线长度。  优化筛网配置: 精确匹配筛网孔径与目标分级要求,确保各粒度物料有效分离,减少未筛净的粗粉进入下一道心磨或松粉机。  筛体状态维护: 保证筛体运动轨迹正确、筛网张紧度合适、无破损堵塞。  目的: 高效的筛理能最大程度地提取合格面粉,减少需要重复研磨或撞击的物料量,从而降低对后续设备(包括松粉机)的负荷和依赖。 
    4, 精细化配置撞击松粉机:  只配置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如前所述,主要集中在前路心磨(1M, 2M)。  选择合适的型号和功率: 根据物料流量和所需作用强度选择合适的撞击松粉机型号,避免“大马拉小车”。新型号可能更高效。  优化运行参数: 对于可调速的松粉机,通过试验找到最佳转速,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转速以节省电耗。过高的转速不仅耗电,也可能过度粉碎麸皮。  考虑物料特性: 对于特别纯净、硬度高的胚乳颗粒,撞击效果更佳;对于含麸物料,效果差且副作用大。 
   5, 系统平衡与监控:  流量平衡: 确保进入每道磨粉机和松粉机的物料流量均匀稳定,避免局部过载或空载,影响效率和效果。  物料分级: 优化清粉系统效果,尽可能提高进入前路心磨物料的纯净度,使撞击松粉机的作用更有效、更有价值。  性能监控: 定期检测各系统(尤其是有/无松粉机配置点)的面粉灰分、麸星含量、粒度分布、取粉率、吨粉电耗等关键指标。用数据说话,指导优化决策。  二,具体实施步骤建议:  
       现状评估: 详细绘制现有工艺流程图,标出所有撞击松粉机的位置(对应心磨道数)、型号、功率、运行参数(如转速)。  数据分析: 分析各系统面粉质量(灰分、麸星)、取粉率、以及各主要设备的能耗数据(特别是松粉机电耗)。  初步判断: 基于前述原则(尤其是物料路径和位置),识别出最可能冗余或有害的撞击松粉机(主要是中后路)。  小范围试验: 选择后路(如5M, 6M)的撞击松粉机进行关闭试验。
      密切监控:  对应系统面粉的灰分、麸星、白度变化(预期:灰分降低或持平,麸星减少,白度可能改善)。  对应系统及总出粉率变化(预期:无明显下降,甚至可能因麸星减少而筛理效率提高)。  总电耗变化(预期:显著下降)。  磨粉机负荷变化(通常影响很小)。  效果确认: 如果关闭后路松粉机后,面粉质量稳定或改善,出粉率未降,电耗明显下降,则可永久关闭这些松粉机。 
      中路评估: 在成功后路试验基础上,谨慎评估中路(3M, 4M)松粉机。同样采取关闭或降速试验,重点监控面粉质量和出粉率。如果效果可以接受,则优化配置(关闭、降速或仅用于最纯净分支)。 
       前路优化: 确保前路(1M, 2M)松粉机正常运行,但也要检查其转速是否过高,是否有更节能的型号可选。  持续改进: 将监控和优化作为常态工作。随着原料变化、设备老化或新技术的出现,持续评估配置的合理性。 
三, 总结: 
     现代小麦制粉工艺中,撞击松粉机并非多多益善。其配置应遵循 “精准打击、前重后轻” 的原则:  核心价值区: 集中配置于前路心磨系统(1M, 2M),用于高效释放胚乳淀粉,提高优质粉出率。  谨慎评估区: 中路心磨系统(3M, 4M) 可考虑减少、降速或选择性使用。  坚决取消区: 后路心磨及尾磨系统(5M以后) 应果断取消撞击松粉机,避免其破坏麸皮、增加灰分和无效电耗。  基础支撑: 必须优化磨粉机研磨效果和强化筛理效率,这是减少对松粉机过度依赖的根本。 
     数据驱动: 通过系统监控和科学试验,用数据指导配置优化决策,实现保证工艺效果(质量、出率)与降低电耗(尤其是松粉机电耗)的双赢。  通过这种精细化的配置和管理,可以显著降低制粉车间的吨粉电耗,同时维持甚至提升面粉质量和出粉率。关键在于理解不同位置物料特性的差异以及设备作用的原理,避免一刀切的配置方式。
来源:


 
(文/制粉网(整理))
打赏
免责声明
• 
1、本网部分信息属于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规定时间删除内容! ※本网联系电话:0371- 86598367
0相关评论
 

河南亿德制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亿谷坊实业有限公司    河南松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合开发运维

豫ICP备1102059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