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维码
中国制粉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油脂油料爆发焦点事件 涨势能延续多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14 10:26:17    来源:文华财经    作者:制粉网(整理)    评论:0
导读

油脂油料期货全线上涨,商务部认定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存在倾销、8月USDA报告超预期利多等焦点事件集中出现令市场看涨情绪

油脂油料期货全线上涨,商务部认定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存在倾销、8月USDA报告超预期利多等焦点事件集中出现令市场看涨情绪高涨,菜系品种一马当先领涨国内期货市场,豆类紧随其后。

商务部采用保证金形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将对加拿大菜籽进口产生什么具体影响?是否会影响短期国内菜油及菜粕供应?加拿大菜系进口受限,国内市场是否会调整采购结构?菜系三品种进口渠道多元化是否可行?8月USDA报告超预期利多,将如何影响大豆及豆粕期货走势?油脂油料板块涨势能延续多久?

●  商务部采用保证金形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将对加拿大菜籽进口产生什么具体影响?是否会影响短期国内菜油及菜粕供应?

上海东亚期货研究所农产品部经理 许亮:根据目前11月船期加拿大油菜籽出口至我国CNF报价556美元/吨,折合到港完税成本4818元/吨。目前按照按照75.8%的保证金比率测算,加上保证金的资金占用后,加拿大油菜籽的进口成本飙升至8394元/吨。折算菜粕大概的价格区间也是达到了4500元/吨以上,这个价格,加拿大菜籽根本不可能进得来。

由于国内对加拿大菜籽的进口依赖度过高,整个菜籽需求端接近一半依靠进口,而菜籽进口中加拿大进口占据九成以上。直接影响8月12日之后的进口,甚至之前预购的船期都可能无法顺利报关进口。直接导致进口菜籽供应归零。相对对菜油的影响不及菜粕,因为菜油还可以通过俄罗斯等国家进口,早在2023年之后,国内的菜油进口主要来源已经从加拿大转向了俄罗斯等地。

新湖期货研究所农产品高级研究员 陈燕杰:昨天收盘后,中国商务部网站消息显示,调查机关初步认定,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存在倾销,决定自2025年8月14日起,进口商在进口加拿大油菜籽时,需按规定向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保证金比率为75.8%。相当于对进口的加拿大菜籽加征了75.8%的关税。2024年9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因此,目前的政策是反倾销调查及初步的裁定结果。

反倾销调查自立案至终裁的最长期限为18个月,也就是说未来半年中国可能公布终裁结果。一旦确定,中国可能在很长时间(具体看反倾销措施的执行周期)很难再进口加拿大菜籽。

以往中国90%以上菜籽进口来自加拿大,中国进口约占加拿大菜籽出口的60-70%,最近两年年均加菜籽的进口约500多万吨。加拿大菜籽大约40%用于出口,其余用于压榨,但压榨菜粕35%也出口到中国。今年3月中国对进口的加拿大菜油及菜粕加征100%进口关税。目前政策一出,意味着中国将加拿大的菜籽、菜油及菜粕均拒之门外,对加拿大菜系品种需求影响巨大,昨晚ICE菜籽重挫。

国内转基因菜油菜粕的几乎一半供给来自进口菜籽压榨,另一半源自菜油、菜粕的直接进口。中国直接进口的菜粕,70%也来自加拿大,但进口菜油最近两年来自加拿大的很少,58%来自俄罗斯。该措施对中国菜系品种的供需影响也大,因为其他国家无法替代加拿大的对华供给地位。但国内菜油及菜粕当前库存高企,对国内短期菜油菜粕供给影响很小,但中长期二者将加速去库。

华鑫期货 侯梦倩:商务部自8月14日起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临时保证金,将直接导致进口成本飙升。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1-6月,中国进口加拿大油菜籽数量为180.24万吨,占进口油菜籽总量的94.5%。此举将导致我国进口加菜籽的数量大幅下降,高额保证金将大幅提高企业资金占用,导致部分企业取消加拿大油菜籽采购。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测算,11月船期加拿大油菜籽出口至我国的进口成本将飙升至8394元/吨,将对国内的菜油、菜粕供应产生较大冲击。短期内油厂菜粕库存或成为短期供应缓冲,但后续菜籽进口量的大幅减少将直接导致菜油、菜粕供应短缺。

●  加拿大菜系进口受限,国内市场是否会调整采购结构?菜系三品种进口渠道多元化是否可行?

上海东亚期货研究所农产品部经理 许亮:由于加拿大菜籽进口受阻,相对影响最大的是菜籽及菜粕的供应,因为这两个品种的进口主要来源于加拿大;相对菜油影响较小,因为菜油还可以通过俄罗斯等进口。如果通过其他国家进口难以填补菜籽的空白,因为全球能够如此大的菜籽供应唯有加拿大,无法被替代。

新湖期货研究所农产品高级研究员 陈燕杰:反倾销调查自立案至终裁的最长期限为18个月(正常12个月,可延长6个月),也就是说未来半年中国可能公布终裁结果。一旦确定,中国可能在很长时间(具体看反倾销措施的执行周期)很难再进口加拿大菜籽,新的菜籽、菜油及菜粕进口来源的扩大势在必行。如增加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等地菜粕、菜油进口,这可能需要进口利润及贸易流变化的调节。但加拿大是全球第一大菜籽生产国及相关品种的出口国,其他国家的出口体量无法取代加拿大。

若在国内供需紧张之前进口菜油、菜粕或菜籽的进口来源没有明显变化,长期国内菜粕及菜油的供需将逐渐萎缩。

若中国对澳洲菜籽的进口放开落实,澳洲菜籽的进口能部分填补加拿大菜籽的供给缺口。但澳洲菜籽产量低于加拿大,以往对华出口数量也很有限,高的年份出口也不及50万吨,无法替代加拿大的菜籽对华供给地位。

极端情况下,澳洲菜籽几乎全部出口至中国,才能消除中国不进口加拿大菜籽的影响。后期国际菜籽贸易流预计再度调整,但是否调整,还要看中国是否进口澳洲菜籽。

华鑫期货 侯梦倩:我国对加拿大油菜籽的依赖度极高,进口加拿大油菜籽数量占比超过90%,短期内没有任何国家和地区可以完全替代。对于菜籽来说,虽然当前有进口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菜籽,但是占比的数量较少,难以替代加菜籽进口量,预计2025年油菜籽进口量或比2024年减少一半。

菜油替代的灵活性高于菜粕,当前国内菜油进口来源国主要为俄罗斯,对加拿大菜油进口量较少,菜油相对菜粕影响相对较小。若反倾销终裁落地,菜籽端的结构性短缺短期内或难以通过产地多元化完全对冲,菜油可通过多元化直接进口实现平衡,菜粕则需依赖蛋白原料组合替代。

●  8月USDA报告超预期利多,将如何影响大豆及豆粕期货走势?油脂油料板块涨势能延续多久?

上海东亚期货研究所农产品部经理 许亮:8月USDA报告超预期利多,本质上美豆新作产量达不到预期,在菜籽进口受阻的情况下,无疑雪上加霜。对整体蛋白的供应产生了不利影响,可能持续推高价格。从进口及远期船期采购看,国内10月份之后的供应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对当前美国新作尚未完全采购,11月国内蛋白供应可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就算未来国内对美豆进口不额外增加关税,也不能保证11月份有足够的进口供应。后续我们仍要继续关注美豆的关税变化,进口到港变化。当前的形势下对后期蛋白的供应影响更大。毕竟油脂还可以通过直接进口棕榈油甚至进口豆油来改善进口大豆供应不确定而导致的供应收缩。四季度油料走强的概率较大。

新湖期货研究所农产品高级研究员 陈燕杰:昨晚12点,USDA8月报告上调美豆单产但却意外下调美豆面积,这导致美豆新作同比仍是减产局面,期末库存及库销比较预期下降,CBOT大豆夜盘走强。美豆走强,加上菜粕未来消费趋减或令豆粕需求增加,今天国内豆粕大涨。中国不进口美豆,CBOT大豆盘面对国内豆粕供需暂时不会有实质性影响。

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目前政策不变前提下,国内菜油供需逐渐紧张、国际棕榈油进入季节性减产季、国内大豆原料供给有一定不确定性,油脂中线维持偏多观点,后期仍有走强空间。若中国持续不进口美豆,巴西大豆季末库存涨价,国内两粕进口成本底部抬升,两粕也是易涨难跌。

华鑫期货 侯梦倩:在中对加反倾销初裁落地以及USDA8月供需报告超预期利多的多重利多刺激下,油脂油料大幅走高。USDA8月供需报告下调全球大豆产量以及期末库存,尤其是将美豆种植面积下调250万英亩至8090万英亩,虽然单产上调至53.6蒲/英亩,但因种植面积减少,导致美豆产量下调至42.92亿蒲式耳,期末库存下调至2.9亿蒲式耳,而市场预期本次报告的库存与产量将调升,报告超预期调低产量、库存使美豆盘面大幅上涨,亦提振豆粕价格大幅上涨。短期内在多重利好支撑下,油脂油料板块或延续强势,同时四季度大豆供应的不确定性、加菜籽进口受阻以及生柴政策的扰动将抬升油脂油料价格底部空间,关注后续贸易政策的变动。

 
(文/制粉网(整理))
打赏
免责声明
• 
1、本网部分信息属于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规定时间删除内容! ※本网联系电话:0371- 86598367
0相关评论
 

河南亿德制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亿谷坊实业有限公司    河南松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合开发运维

豫ICP备11020594号-3